适老模式
无障碍阅读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政务要闻 > 濮阳要闻

龙年龙都好戏连台 ——2024年濮阳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春节期间活动综述

序号:1000008278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常年公开 发布机构:濮阳日报社 网站发布:2024/2/28

224日,甲辰龙年元宵节,民俗表演、灯谜竞猜、赏花灯、吃元宵、舞龙舞狮……濮阳市延续春节的“烟火气”,在五县四区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展现了龙都人民的豪迈干劲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省委宣传部关于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要求,致力于挖掘龙年春节文化内涵、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营造春节氛围、点燃浓浓年味,2024年春节期间,市委宣传部牵头抓总,积极组织市文联、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市直有关单位和各县(区),在市民广场、城市公园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场所,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春节系列文化文艺活动。

活动开展期间,濮阳市认真梳理上传“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优秀资源232件,市直、县(区)精心谋划重大主题活动55项,策划举办龙年主题文化文艺晚会19场,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900余场,惠及群众300余万人次,群众满意、人民认可,处处充满着温暖的生活气息和复苏的忙碌劲头,诠释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彰显出活力满满、生机盎然的现代化濮阳,描绘出一幅“春暖龙都”的美好画卷。

组织有力 全市上下一盘棋

新年伊始,市委宣传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紧扣“龙年龙都”主题,统筹谋划、精密部署,通过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春节系列文化文艺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全面推动春节好戏连台演、文化活动暖民心。

——及时传达落实上级指示精神。濮阳市第一时间传达落实省委宣传部指示精神,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文化文艺活动的通知》《关于印发2024年濮阳市元宵节、“二月二”民俗文化活动任务分工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濮阳市文艺进社区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春节系列文化文艺活动高度重视,市委书记万正峰在活动筹备之初,即对《濮阳市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主题文化文艺活动工作预案》《濮阳市2024年元宵节民俗文化活动工作预案》等文件作出批示,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深入水秀杂技文化产业园等场所调研,并现场提出要求。市长朱良才分别赴濮阳县、清丰县、范县查看春节期间群众性文旅娱乐活动组织工作,并作出指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锦印主持召开濮阳市“龙腾春来早”濮阳市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推进会和濮阳市2024年元宵节民俗文化活动工作推进会,并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充分分析研判,使各级各单位各部门进一步认识到文化对于提升城市温度、文艺对于提升人民满意度的重要性。

——加强各级组织领导。针对重点文化文艺活动人员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点多线长等特点,全市各级各部门强化组织领导,多方协调发力,根据工作职责,分别组建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实地工作指挥部,有效保障市、县(区)各项活动责任清晰、分工明确、信息畅通,确保重点文化活动安全、顺利、圆满开展。

特色彰显 文化惠民暖人心

春节期间,市委宣传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根据“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要求,组织开展了主题综艺晚会、诗歌音乐会、社火展演和民俗庙会等多项文化文艺活动,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让这个冬天“暖”起来。

——主题晚会提振信心。“龙腾春来早”濮阳市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融合“龙”“年”“春”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汇集歌曲、舞蹈、杂技、小品、音乐剧、戏曲、相声等多种类别,通过《龙城春早》《龙腾濮上》《春回龙都》三个篇章,为全市人民献上了一场文化盛宴。市四大班子领导、中原油田领导,中央、省驻濮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市直部门和各县(区)负责同志,以及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代表,与全市1200余名干部群众共同观看了演出,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乐海徜徉”2024年新年音乐会和2024年濮阳市职工迎新春交响音乐会余音绕梁,融入多种艺术形式,通过一场高雅的文化艺术盛宴,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令现场劳模工匠、医护人员、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及一线产业工人等群体代表置身音乐的海洋,线上吸引2万余名职工群众实时观看,营造了喜庆热烈的迎新氛围。“龙都龙娃闹新春”2024年濮阳市少儿春晚热闹活泼,近600名少儿演员尽展才艺,悦耳的童声演唱、高水平的豫剧表演、抒情优美的民乐合唱引来现场观众阵阵掌声,种类繁多、激情四射的舞蹈表演一次次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充分展现了濮阳市少年儿童积极、阳光、快乐成长、多姿多彩的精神面貌。同时,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经开区、示范区等县(区),结合实际,挖掘文化资源,举办了各具特色的龙年春节联欢晚会。

——特色活动欢悦民心。元宵节民俗文化活动声势浩大。元宵节当天,在市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充分挖掘濮阳市高跷、锣鼓、舞龙、舞狮、秧歌、太平鼓、扇子舞等民俗文化资源,在市城区重点区域、重点线路进行巡演,让广大市民在元宵喜乐中感受传统节日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水秀街杂技表演热辣滚烫。濮阳市杂技火爆破圈,河南省杂技集团创排节目《跃龙门》荣登央视龙年春晚,寓意事业有成和梦想实现,惊艳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同时也吸引各地游客赴濮游玩。濮阳杂技主题公园水秀街连续展演15天,近景杂技、小丑互动、沉浸高空、汉服快闪、环球飞车、焰火表演等节目轮番上阵,再现“人从众”模式。

“南乐县仓颉庙会”热火朝天,庙会组织的非遗文化展演和民俗文化展演营造出浓厚“年味”。“濮水小镇社火闹新春”惊喜不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开展戏曲展演、舞龙舞狮等传统民俗表演,以及打铁花、舞火龙、情景剧巡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濮阳县“鳌山灯会”灯影璀璨,配以锣鼓及各种民间艺人表演,充分烘托出节日欢快喜庆的氛围。

——群众文化温暖人心。春节前后,利用社区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组织开展文艺会演、公益电影放映、义写春联等活动600余场,群众参与度广、社会影响力大、活动辨识度高,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营造了火热的过年氛围,在寒冷的冬天温暖了人民群众的心。在市城区广泛开展文艺进社区活动,组织11支优秀文艺团体,走进48个社区开展文艺巡演活动,演出内容涵盖戏曲、舞蹈、走秀、国乐,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文化大餐。清丰县依托红色文化、孝道文化,组织开展“抗战文化专题展览”“龙年弘孝道 清丰扬美德”文化游园等特色文化活动,惠及群众10万余人。范县开展“书香墨韵迎新春”活动,将4万余册图书、3000余副春联作品送进乡村、社区、家庭、企业,带去新春的祝福。台前县开展新春戏曲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近距离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尽享视听盛宴。华龙区、经开区、工业园区、示范区以文艺小分队为主体,在村(社区)广泛开展秧歌、舞狮、盘鼓、乡村村晚等活动,欢快的锣鼓、喜庆的秧歌走进村(社区),让居民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

内外联动 打造“大宣传”新格局

市委宣传部组织全市各级媒体,贯彻活动开展始终,聚焦活动特色、细节,用笔和镜头记录时代、定格历史,为城乡留存壮美画卷,为百姓记录精彩故事。

——统筹谋划部署,及时宣传报道。组织媒体记者召开专题会议,对春节期间文化活动报道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全市新闻媒体按照中央、省有关部署,做好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稿件的转发(播)工作,组织策划濮阳市宣传报道工作。

——强化宣传造势,吸引广泛关注。整合全市春节期间重点文化活动安排,针对元旦、春节期间重点文艺文化活动安排和元宵节民俗文化活动展演活动安排,在全市各级媒体平台、官方公众号宣传造势,畅通信息传播渠道,坚持群众主导,吸引市民参与。

——内宣外宣一体推进,对上发稿硕果累累。春节期间,濮阳市文化文艺活动受到上级媒体广泛关注,累计刊发报道50余篇,其中新华社、央视网、《河南日报》、河南卫视等上级媒体重点报道20篇。央视新闻刊发《杂技〈跃龙门〉极限挑战 无畏前行》,进一步扩大濮阳市杂技产业影响力;新华社发布《河南南乐:义写春联进乡村(社区)》《河南范县:书香墨韵迎新春》《新春走基层丨河南濮阳“好戏连台”杂技表演流光溢彩年味浓》,描绘出一幅烟火气里感受中原大地年味的美好画卷;《河南日报》发布《濮阳县:龙宿村“龙灯”迎“龙年”》,灯光秀流光溢彩年味浓。各级新闻媒体广泛关注,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用宣传的力量增添人民心中的自豪感、幸福感。

压实责任 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市委宣传部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吸纳重大办节经验,制订完善安全保障方案,确保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既欢乐祥和又安全圆满。

——增强安全意识。重大节日活动的举办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市委宣传部要求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切实增强风险防范化解意识,压实属地管理责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推进各项活动组织实施安全稳定。

——强化协同联动。活动开展凝聚工作合力,公安、消防、卫生、应急等多部门联动配合,加强风险分析研判,重点活动提前制订活动组织预案和应急处理预案,助推场地安排、交通指挥、安全保卫等工作得到有效保障,确保文化活动组织安全、场所安全、人员安全。

——持续督导检查。强化风险思维、底线思维,坚持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春节期间多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行动,督导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相关要求,将各项文化文艺活动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品位,为龙都人民呈现了一场场热闹欢腾、喜庆祥和的文化盛景。